2011年,我们在世界的一片动荡之中考上了高中,那个时候信息流通没有现在这么发达,电视机都被大人们霸占着看新闻,然后这些新闻就变成他们在茶余饭后,公园角落,聚会宴会上的谈资,那时候也是没想到那些东西后来我会在自己教学的教材上看到。
阿拉伯世界的动荡、日本大地震、欧洲债务危机、本·被击毙、中国南海问题、全球气候灾害、媒t帝国的“窃听丑闻”、挪威的“枪声”和l敦sao乱、美国主权信用降级、非洲大饥荒等
就在昨天我还在讲一道试卷上关于日本地震的问题,今天坐下来写作的时候,才发现这件事发生在2011年,可能老天也知道我今天要坐下来写一些回忆,提前给我递了素材。
2012年,我记得是很特别的一年,特别在哪里我也记不清,当时提起那年我总是觉得难以忘怀。
姑妈家的姐姐去海南集训,拍了很多海边的照片,我看着这些照片,突然很想去海边。
我曾经不止一次跟叶禹cha0说过我先去海边。
他问为什么。
我也回答不上来。
我总觉得大海对我来说总有莫名的x1引力。
又或许是我们名字的浪与cha0都跟大海有关,又或许是当时一些不靠谱的塔罗说过我前世生活在亚特兰蒂斯,我对海,对水有莫名的执着,所以我想亲眼去看看大海。
2013年的9月18日,大晚上的睡不着,背单词也不能让我入睡,我想着他,想着我,想着我们,于是在上网搜索“海浪与海cha0的区别是什么”
很快有人给我回复了,海浪和海cha0:海浪受天气、风力等影响;海cha0受月亮影响……cha0中有浪,浪不一定是cha0。
2014年高三的时候把那道题翻出来了。
原文是这样写的: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si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
因为他们的力量还b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b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
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t现了人的一种jg神。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入深渊。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x与兽x的冲突,象征着灵与r0u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x。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t只能是文学艺术。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x的人了。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1un1i态度和实践行动。民主革命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nv》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h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的事件,这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x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美”才能实现。
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原因在于它需要建立悲剧事件与人的心理距离。不仅遥远的时间会使过去的现实悲剧的悲惨因素淡化,就是很近的时间间隔也可以使人不陷入现实。这里还有一个空间的间隔,悲剧艺术展现的毕竟是一个人们不熟悉或有点陌生的空间,这就使人们不容易介入其中,而能够客观、超然地看待。当然,在欣赏中审美主t可以“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t验悲剧客t的巨大和狂暴、悲剧主t的抗争和悲痛,从而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刺激,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
悲剧表现的不是人生的欢乐或全然的幸福,而是悲剧主t对待痛苦和si亡的方式,这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中十分重要、严肃的一面。悲剧在表现对伟大和崇高的人的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无法摧毁的人的伟大和崇高。”
这篇,我后来对答案的时候发现三个选择全都做对了。
按照平时我的语文选择一篇只能对一个,那时的作文我也印象深刻,举的例子是“山羊过独木桥”,我当时想怎么回事,我怎么感觉整张卷子都在书写我的现状还预测了我的未来。
第一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