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安心说:自己这个姑丈啊,好大喜功,心软、胆小、除封禅之事外其余的事情完全无立场、再加上没主见、政务能力弱、还害怕打仗之外。对自己还真好,而且也很心善。不对,皇帝心善只限对自己人,倭民拿大宋同样工作八分之一的工钱,这种压榨他就算不到,高丽的贵族被杀了七成,他也看不见。既然如此,那就再增加一点功吧。刘安又说道:“姑丈,在我父到倭筑紫岛之前,倭民皆为奴,种米却从来不吃米,米都是要上交的,他们吃的是糠混着野菜。而现在,倭民种桑,每人每月至少有五斤白米。再说衣,从衣不遮体到每年每人三匹布。他们需谢天恩。”“当真?”“是我大宋,救倭民与水火,赐倭民以温饱。”这次刘安倒没骗皇帝,这是真的。卫浩这匹恶狼,明明是文官,却手提着倭领主的人头高喊解放倭岛农奴的口号,代天子恩赐土地,让倭奴们有家有田有屋有衣有粮。聊着,不知不觉竟然到了四更天。当值太监在门外请示:“官家,早朝时间到了。”“停朝,走远些。”皇帝没好气的回了一句后又马上改口:“回来。”“奴在门外,请官家吩咐。”“早膳。然后走远些。”“奴这就是去办。”停朝?理由呢?已经进到皇宫内,站在正殿门前大部分官员享受不了暖棚的官员们很不爽,寒风吹在脸上,连一个借口都没有的停朝,皇帝什么时候变的这么任性。站在中底层官员队伍中的王曾把衣服紧了紧,准备换个位置躲躲风。这时,有个小太监跑了过来:“相公请王郎中过去。”“这就去。”无论是那位相公叫王曾,王曾也是要去的。暖棚内站有都是当朝大员,不但是三品往上,而且还在年龄够。一般来说,能到三品的,年龄肯定够。王曾一进来寇准就问了:“那份来自幽州的密报,李公让你给刘学士送去了。”寇准说话很有水平,他没说是王曾从李沆那里看到,又给刘安看了。这样说,王曾为什么把密报给刘安看,这其中就难免让人多想。李沆让王曾去,这就是另一层意思。王曾立即回答:“是派下官送了一封信过去,信中内容下官不知。”寇准摆了摆手:“官家有要事,我等会去内书房议事,你出去告诉其他人,散了吧。”“是,下官告退。”叫王曾进来也只是求证。普通的臣子不知道,但寇准这些人知道皇帝昨夜在刘安那里和刘安说话,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停下来。王曾退了几步后转头回来:“下官失礼,还有一言。”“讲。”“岳父给我了两封信,另一封忘记转交了。”
“拿来。”寇准一伸手,王曾把没给刘安的那页纸双手递到了寇准手中,寇准打开只扫了一眼便明白,王曾保留了一部分内容,当下点了点头:“你去吧。”“下官告退。”王曾退离之后,寇准把那纸往袖子里一塞:“我去面圣。”“同去。”吕蒙正也跟着要去。其他人没打算跟着去,寇准已经把事挑明了,皇帝和刘安聊了一夜,有可能就是为了辽国新政的事情,这事挺麻烦,肯定不是几句能议清楚的。让寇准与吕蒙正先去,回头肯定要朝议的。寇准与吕蒙正到刘安临时住的宫内官员临时居住休息区之时,皇帝已经从屋内出来。“官家。”寇准与吕蒙正一起施礼。皇帝点了点头:“朕有些乏了,让安哥儿详细写一份上述之后,有些事情再议,这事朕认为要好好办,大办,用心办。”说完,皇帝也没解释是什么事,面带春风,脚下生风的走了。可以看得出,皇帝很开心。寇准摸了摸了袖中的文书,心中有些不解,这事刘安就算能把枯树说的发芽又枝繁叶茂,也不可能让皇帝开心。这不是口才的问题,因为这事无解。推门进屋,刘安正解衣服准备睡觉,寇准往旁边一坐:“你睡,睡醒了有话和你说。来人,取一副围棋来,再送点吃的过来。”有小太监立即去办了。刘安是真困。原本思考过度就感觉脑袋很累,和皇帝又聊了一夜,这会困的已经睁不开眼睛。寇准正是看到这一点,才没有催刘安立即说话。刘安倒在床上就睡着了。吕蒙正在旁说道:“这个年龄,我还在读书呢。”寇准冷冷的说了一句:“霍去病这年龄已经随烈候北征,斩首过当。既然天纵其才,他还差些。”吕蒙正只是笑笑不接话。寇准对刘安的心思他知道,其中很复杂。寇准最初是想让刘安成为自己的人,但失败了。然后寇准想收刘安为弟子,结果刘安是个愣头青。现在寇准想教刘安一些为官从政的技巧,却方法不太对。语气太冲,态度蛮横,而且还经常损刘安。可偏偏这样,刘安却视寇准亦师亦友。在吕蒙正眼中,两人都是脑袋不正常的那一类,不过自古天才,脑袋就没有正常的。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反正刘安不知道自己睡了多久。这会正作梦自己回到了现代,有朋友安排自己去相亲,结果提着刀的潘秭灵出现了,然后泼了自己一脸冰水。好冷。“起来。”寇准这次直接抓了一块冰就塞进了刘安的怀中。冷!刘安直接就跳了起来。寇准将三只木盒,还有一个竹筒扔在刘安面前:“来自占城、广南东路、广南西路的正式公文,以及你娘子给你的家信。火漆封还没有拆,你来。”刘安瞬间就清醒了,跑到门外,就在水缸里结冰的水里捧水洗了一把脸。这时,向敏中与毕士安也到了。小太监们在侧屋给炉子加火,让这屋内再暖些。回到屋内后,寇准递过来一把小刀,刘安接过小刀切开了火
第一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