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说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之前,我们还是要介绍一下这一次要出场的主要人物,一个是王师范,一个是朱温的侄子朱友宁。先说王师范,可能大家不熟悉,再介绍一些他的老子,叫做王敬武,可能还有人不知道,但是再说一个名字,大家肯定听说过,就是我么上面提到过的安师儒,也在这里有戏份。当时安师儒还是平卢节度使,而王师范的父亲王敬武是青州的一个牙将,青州就是平卢军的驻地。后来王敬武赶走了安师儒,自称为留后,而安师儒我们知道后来成了义成军节度使,具体细节请往前翻。这个王敬武的确是个人物,能屈能伸,而且还颇有几分手腕,黄巢来的时候,不是对手,立马就投降了。后来黄巢进了长安,他距离长安比较远,黄巢可谓是鞭长莫及,王敬武干脆又投降了朝廷,然后僖宗为了拉拢他,就让他做了平卢节度使。而他们王家也开始从这个时候真正的建立了在这一块的统治地位。王敬武死了,他的儿子子承父业,在这个继承的过程中,不论是藩镇还是朝廷一般都是嫡长子继承,所以作为大儿子的王师范,成功晋级成了平卢留后,这一年他十五岁。这个年纪说实话的确是有点小了,所以手下的那些实权州郡长官觉得派来一个小娃娃管着他们,这怎能行呢!当时的棣州刺史张蟾就不支持王师范做节度使,而是向中央要求,派人来接管平卢。唐昭宗一听,这是好事啊,自己白白赚了地盘,当即屁颠屁颠的派了一个亲信准备接管平卢,但是王师范怎么会让别人把自己嘴里的肉抢走,所以当时也派了一个大将叫做卢宏去讨伐棣州。可是这个卢宏觉得王师范年纪小,于是也准备学一下王师范的老子王敬武,准备赶走王师范自己称留后,只能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是王师范的确是不凡,不管是他想出来的主意,还是谋士给他支的招,但是他敢用,这就值得佩服。当时王师范见卢宏转过来攻打青州,于是给卢宏写了一封信这样说道:“我之所以能够成了平卢留后,主要就是因为我爹是平卢节度使,现在我年纪小,还不会管事,搞不好就把平卢搞的乱套了,所以我愿意让你做平卢留后,而我希望能够为我的祖上守墓,活下去就行!”当时卢宏一看书信,觉得这写的都是实在话啊,而且再想想王师范的确是太小了。所以也不防备,欢天喜地的准备进城接收一切。但是他永远也想不到,王师范这个家伙,虽然小,但是心眼够多,在酒席上埋伏了杀手,。等到卢宏酒喝得差不多的时候,突然蹦了出来,一招毙命。卢宏就这样稀里糊涂的被杀死了。而这个杀手叫做刘鄩,也是个重要人物,在这里先不介绍,后来在朱温的后梁政权里面也是混得风生水起,以后还会有他的专场的。干掉了卢宏,基本上大局已定,棣州根本不是他的对手,很随意的就平定了,而昭宗派来的准备捡便宜的那个人也狼狈的逃回了长安,这样王师范基本上在平卢确立了自己最高的地位。王师范这个人,从小学习儒家文化,文治问题不大,可以说很好,而且与人为善,小心翼翼的和周边的藩镇打好关系,又重视文化教育。所以他治下的百姓算是过了几年安定日子,这一点还是不错的。不过也就是因为他读了儒家著述。心中对于忠君比较重视,一直说自己是忠于朝廷的,当然我们也能认为这是他为了巩固自身地位,向中央表明态度获取支持的一种策略。但是不管怎么说,他自己这样说了,所以等到朝廷有事的时候,大家就想到他了,所以朱温进逼长安,随机进攻凤翔的时候。韩全诲就传信给说你现在快点来勤王吧,朱温要对皇帝不利了。王师范一听,立刻就开始行动了,而这就是我们这整件事的起因。下面是朱友宁,朱友宁,字安仁。文化程度比较高,而且很喜欢看兵书,他是朱温的侄子,朱温二哥朱存的大儿子,后来被追封为宁王。朱友宁还是很有能力的,从朱温刚刚发家的时候就跟着朱温打天下,打秦宗权和周边的藩镇的时候,都让他跟着,一方面立点小功,一方面多学习,朱温把它们都是当成未来的家族支柱来培养的,所以也比较用心。抓住了秦宗权之后,就是他押送着到了长安,后来也比较受重用,一路高升,再加上有关系有功劳,升官自然是很迅速。原本他也是跟着朱温去关中的,但是后来朱温又让他到汴州小心防备,别让人抄了老巢。而后来,朱温的担心成真,王师范进攻防备空虚的朱温大后方,朱友宁表现很好,基本上完成了朱温的战略任务,好几次击败王师范大军,但是运气不太好,后来在和王师范的一次交战中,马被绊倒了摔了下来,然后被杀死。时也命也。
后来王师范虽然投降了朱温,但是被朱友宁的媳妇,拿着这件事做了文章,朱温一怒之下灭了王师范全族。下面简单说一下王师范是怎么摸朱温这只大老虎的屁股的。当时汴州所属的各镇军兵大都跟随朱温西进关中,往攻岐州凤翔节度使李茂贞,王师范分别派遣将士伪装成进献贡物的使者或商贩,把兵器包裹好藏在装货物的小车中,然后进入汴、徐、兖、郓、齐、沂、孟、滑、陕、虢、华及洛阳、河中等州城。相约各处同时起事。但是汴州加强了防备,而青州兵也的确是演技不合格,素质不行,露出各种马脚,然后各种计划泄露。然后就悲剧了,几乎所有的单独行动的小分队都失败了,不
第一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