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自古就是四战之地,自从朱温凭借着汴州宣武军一个军镇的力量窜了大唐建立了大梁之后,中原就成了当时的政治中心,所以后来能够得到广泛承认的政权都是中原政权,可是一方面中原政权的实力的确是最大的,但是另一方面中原政权面临的威胁和困难也是最大的。基本上从后梁开始,中原政权和周边政权的战斗从来没有停止过。南方的藩镇割据,对于中原是一个威胁,而在北方大漠渐渐发展起来的契丹也是中原的一个大敌。等到郭威进入中原当了皇帝,建立了大周,他面临的情况更差,一方面是南方的割据势力,尤其是和他接壤的南唐实力增加很快,对于中原也有了想法,但是这还不算,原本在河东的刘崇也学了一把石敬瑭和契丹认了个亲戚,和契丹正式结盟,而契丹方面虽然内部不稳,但是他们对于进入中原的决心和幻想却是一直都没有消散。但是当时郭威接手的中原却是一个烂摊子,百姓民不聊生,国库入不敷出,传统的略显脆弱的农业经济基本上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此时要是郭威不赶紧着手进行经济建设的恢复和重建工作那么他这个皇帝很快也就变成了农民战争中的一片孤舟,随时可能被颠覆。所以他上台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赶紧恢复生产,稳住即将崩溃的社会经济,这些理论可能当时没有人给郭威来大讲特讲,但是他作为一个优秀的统治者,他已经很清晰的看到这当时后周面临的经济危机。所以他一上台就就进行了以减轻农民负担,增强百姓满意度为中心的一系列的改革,但是改革不仅仅需要政策,还需要环境,要是没有一个好的改革环境,那么所谓的改革根本不能推行下去,那么改革的成功也就成了一句空谈。内在的改革环境,主要就是郭威对于政治上的一些整顿,将一些不听话的话敢胡作非为的人全部干掉,该杀的杀,该奖励的奖励,该免职的免职,这就在内部为郭威的改革创造了一个很好地环境。而外在的环境,就是后周和周边政权的关系,这里面主要涉及到的是契丹、后汉、南唐、后蜀。郭威这时候的外对政策也就是一句话:“保境安民,同好周边,积极防御,静以养势。”这十六个字就是当时郭威对外政策的精髓,保境安民,这句话很好理解,和后面的积极防御基本上都是一个意思,那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有争端在边境解决,不能牵扯到内部,也不能骚扰到百姓。后面的通好周边,也很好理解,就是和周边的这些政权搞好关系,不管之前是不是有仇,但是现在先不报仇,还是笑脸相迎,这一点和上面说的积极防御是相辅相成,通好周边并不是一味的退让示弱,而是不主动找事,不主动挑衅,要是对方真的来侵略后周,那就是积极防御,既然来了那就别想着回去了。不好理解的就是最后一句“静以养势”,其实我觉得这句话才算是他整个对外政策的落脚点和核心内容,之前说的这么多,都是为了后面的静以养势而服务的,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利用大好环境,好好发展经济,积蓄力量。当时契丹方面实力最强大,这是毫无疑问的。就算是对于契丹有偏见,但是也不得不承认,当时的契丹,的确是实力最强大的存在,但是他们内部不稳。这就给中原的政权提供了一个好机会。郭威刚刚当皇帝的时候,看着国内一片狼藉,百废待兴,要是这时候选择和契丹抗衡那很显然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不是有句口号叫做“攘外必先安内”,此时郭威打的也是这个主意,作为一个精明的君主,他先要解决国内的问题。所以后周刚刚成立,郭威就派使者给契丹送信,就说他郭威建立了一个新王朝,大家以后没事多走动走动。这里表现的就是郭威对于契丹的一个重视或者尊重的问题,要是郭威登基不通告这些周边的政权,这就表示郭威并没有把这些政权当成自己的同等级别的政权,因为就算是正在开战的两个国家要是换了皇帝或者政权更迭,都要通知一下。所以郭威的这个行为,可以理解成是对于契丹的示好,这也表现了郭威北和契丹的外交方针。当时契丹方面虽然也想进入中原,但是内部政局并不是很稳定,现在既然后周对于他们示好了,他们也就暂时接受了郭威的示好,随之派了一个使者回访中原,而且还送了一匹宝马给郭威,算是庆祝郭威当了皇帝,其实这也算是一种试探,并不能算是说明了两国交好往来。
契丹派使者过来虽然在礼节上,算是合乎规矩,但是事实上这个契丹使者主要就是到中原来走一走看一看,也相当于是一个搜集情报的,看看后周的虚实。不过不管怎么说,契丹没有对于郭威登基提出反对意见,就算是契丹已经承认了后周的成立以及在中原的统治地位。随后郭威又派使者到契丹去看看,送点礼物,大家走动走动,交个好朋友,而契丹的耶律兀欲,一心想要进入中原,但是他知道现在不是时候,而且根据情报显示,中原的实力还是很强大的,而且现在的契丹也不是当年耶律德光时期的契丹了。这一次,契丹方面还是很隆重的接待了后周的使者,随后也就派遣了使者回访后周,而且这一次的礼物更多,据记载,“献碧玉、金涂银裹鞍勒各一副,弓矢器仗貂裘等土产马三十匹,土产汉马十匹”此后,契丹和后周之间就开始一段关系比较好的外交时期,郭威逢年过节或者搞了什么重大的活动,都会
第一版主